解放军药学学报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国际刊号:1008-9926
国内刊号:11-4227/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730 人次
 
    本刊论文
针药结合治疗月经后期30例临床研究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热敷;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R27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98-0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8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长10 a,最短1个月。经妇科及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


  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灌肠方:丹皮30 g,赤芍30 g,桃仁15 g,当归15 g,三棱15 g,柴胡15 g,蒲公英15 g,夏枯草15 g,败酱草15 g,金钱草20 g;外敷方;透骨草15 g,白芷15 g,三棱15 g,红花15 g,当归15 g,乳香15 g,没药15 g,王不留行15 g,肉桂3 g。外敷药粉制法:将中药外敷方诸药混匀用碾药机碾制成细粉备用。中药保留灌肠后,将外敷粉用热水调匀局部热敷20~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 d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


  3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热敷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消除其顾虑,主动配合各项治疗。


  3.1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方法 取中药灌肠液200 mL倒入灌肠瓶中,温度38 ℃~41℃,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膝屈曲,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 cm,肛管插入15 cm~20 cm,滴速60~80滴∕min,若患者有便意,嘱其深呼吸,放松腹肌,以降低盆腔内压力,缓解肠道痉挛。灌肠完毕后改为平卧位,嘱患者臀下垫枕平枕1 h,不能立即排便。


  3.2 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肛门、直肠或结肠等手术后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下消化道出血、妊娠妇女禁忌灌肠;药液温度适宜,一般为39 ℃~41℃。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影响药液在肠道吸收,过低使肠管收缩,腹痛加剧,同样不利于吸收;灌肠高度适宜,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 cm;肛管要灭菌或使用一次性肛管,一人一次一管,避免感染;灌肠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有无汗出、心慌、腹痛等不适。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处理。


  3.3 中药热敷操作方法 患者保留灌肠后取平卧位,将外敷药粉用热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摊在纱布上(摊药面积约10 cm×25 cm),纱布四边反折敷于患者下腹部,再将预热好的TDP灯置于纱布上方30 cm,照射30 min,每日1次。


  3.4 中药热敷注意事项 孕妇及对中药成分过敏者禁用;治疗部位皮肤有破溃、伤口、红肿、疮疡等禁忌热敷;热敷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皮肤有无异常,可根据患者对热的敏感度适当调节TDP红外线灯的高度,防止烫伤;治疗完毕后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若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疹时应停止热敷,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消失,妇科检查盆腔炎性包块缩小明显;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盆腔炎包块缩小不明显;无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盆腔炎性包块仍存在,附件压痛明显。


  4.2 治疗结果 痊愈41例、显效33例、好转4例、无效2例(因腹部皮肤出现过敏症状而停止热敷治疗),有效率为92.5%。


  5 护理


  5.1 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长,腹痛迁延,患者常焦虑不安,要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关心患者疾苦,倾听患者主诉并解疑答问,解除其焦虑和忧虑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5.2 健康宣教 因慢性盆腔炎大多由于产褥期,流产后,或宫腔盆腔手术,或经期卫生不良等防御机能被破坏,病原体从外侵入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长久不愈致盆腔内发生慢性炎症而成,故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经期及性生活卫生,做好孕期特别是产褥期的卫生宣教。注意饮食调护,增加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同时避免过度劳累。


  6 体会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痛经等范畴,发病机制是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脾虚湿瘀互结及肾阳虚所致。本病的性质是湿、热、瘀,故在治疗上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在治法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局部热敷,一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已使用多年,是一个疗效肯定地治疗方法,两方中当归、赤芍、三棱、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败酱草、丹皮、蒲公英、金钱草、夏枯草有清热解毒化湿之功,透骨草、乳香、白芷有通络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营之功效,使用该药方灌肠,使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很快在盆腔弥散,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炎性包块吸收。二是采用中药热敷,通过局部的热刺激,改善局部血特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增生组织软化,利于炎症消退和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疼痛,两者结合使用,相辅相成,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易于接受,能坚持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药结合;月经后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20-03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者,属于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范畴[1]。月经后期如伴月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继发性闭经。近年来该病发病率较高,属于妇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对育龄期的患者而言,长期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除影响其生育功能外,还会使某些患者出现面部痤疮、焦虑不安、性情改变等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痛苦,从而影响妇女的健康、工作及家庭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60例月经后期患者均来自有随访条件的2007年9月~2010年2月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妇科学》(2005年3月第1版)、全国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和《中药新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中有关月经后期的肾虚肝郁型的诊断标准,西医相应疾病符合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2](第7版)有关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与体征 月经周期延后7 d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月经量少或量多或正常,或有血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脘腹痞满泛恶;乳房胀痛,精神郁闷不舒;舌质淡红或黯、苔薄;或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弱,或脉弦,或脉滑。


  1.3 一般资料 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每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4。


  1.3.1 2组基本情况比较 见表1。


  1.3.2 2组年龄分布情况 见表2。


  1.3.3 2组病情分级比较 见表3。


  1.3.4 2组病种分布比较 见表4。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中药内服 采用自拟“滋补肝肾调经方”治疗,处方:熟地15 g,菟丝子15 g,淮山药15 g,当归15 g,鸡血藤15 g,炒柴胡12 g,制香附15 g,枳壳15 g,茯苓15 g,红花6 g,甘草10 g。伴畏寒肢冷者加吴茱萸6 g,桂枝10 g;伴头晕眼花者加阿胶15 g,制首乌15 g;伴神疲乏力者加黄芪30 g,潞党参15 g;伴烦躁易怒,小腹作胀者加郁金15 g,合欢皮15 g,川楝子10 g;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怀牛膝15 g,杜仲15 g;伴形体肥胖,痰多粘腻者加苍术12 g,陈皮10 g。水煎服,3次/d,200 mL/次,每周3剂,每剂服2 d。


  1.2.2 针灸治疗 主方: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伴畏寒肢冷者加命门、归来;伴头晕眼花者加血海;伴神疲乏力者加脾俞;伴烦躁易怒、小腹作胀者加期门、内关;腰膝酸软明显者加肾俞、水泉;伴形体肥胖,痰多粘腻者加丰隆、阴陵泉。


  腹部穴位选择规格为 0.3×25 mm的毫针,按腹针的规范化操作,将针刺入地部,患者可无针刺反应或略有胀感;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穴用0.3×40 mm的毫针直刺约30 mm,其中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施补法,太冲穴施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周3次。


  2.2 对照组 单纯服中药滋补肝肾调经方治疗,组方辨证加减,服药方法同治疗组。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统计疗效。


  3 辅助检查方法


  阴道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ALOKA?SSD-1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5MHz。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分别由专人观察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4 疗效观测指标


  4.1 临床症状 观测月经周期的变化;月经量的变化;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


  4.2 阴道B超检查 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


  5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5.1 疗效标准[2] 疗效判定标准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总疗效指数≥90%;显效:60%≤总疗效指数<90%;有效:20%≤总疗效指数<60%;无效:总疗效指数<20%。


  5.2 治疗结果


  5.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


  5.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6。


  5.2.3 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见表7。


  5.2.4 2组停经时间及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见表8。


  6 讨论


  月经后期属于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范畴。中医又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月经后期如伴月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继发性闭经。中医学认为[1]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为肝肾精血不足或劳倦伤脾,气血化源不足,致冲任亏损,血海不能如期满溢所致;实者,多为经脉不通,冲任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月经后期甚则闭经。因此,治疗月经后期或闭经,首先是补虚,尤其是温补肾阳,但要辅以滋养肾阴药,以使阴阳达到高水平的平衡;其次是通经,尤其是疏理气机,但要兼以活血,使冲、任二脉气血通畅,阴阳协调;第三是祛邪,如散寒,化痰湿[3~7]。滋补肝肾调经汤以熟地、菟丝子为君,既能补肾阳,又能益阴精,补肾益精,补而不峻,温而不燥,填精益髓;以当归、红花、鸡血藤为臣,补血活血调经,气味俱厚,走而不守;佐以淮山药、茯苓健脾益气以滋生化之源,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调经,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健脾益精血、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之功。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总结近30年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创立的一门学科,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神阙(脐)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无痛的针灸疗法。它既能调节外周,又能调节脏腑。腹针主穴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其中“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组成调理后天脾胃和先天肝肾的主方,在腹针疗法中,称之为引气归元。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为小肠之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下脘为足太阴、任脉之会,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气海为肓之原穴,长于培补元气。任脉经腹部的腧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中脘和下脘与脾经联系密切,气海和关元与肝肾经联系密切,用之可充经络气血,引气归元调脏腑,通冲任,由于任督相通,从而间接调顺督脉。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取之可温阳利水,补肾调经,可使脏腑气血化源充足,能疏通三经之气血;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具有补肾填精之功效,以上诸穴合用,可使肾气充沛,脾胃健运,肝气条达,血海满盈经血自通[8~11]。


  通过对针药结合治疗30例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以下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月经后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能有效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治疗前后月经周期评分、月经量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针药结合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月经来潮;针药结合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因此针药结合治疗月经后期病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科学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尤昭玲,袁家麟。中医妇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6.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3~347.


  [3]陈利生,陈守信,倪雅莲,等。自拟“导痰助孕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8例分析[J]。铁道医学,1997,25(6):374~375.


  [4]贾金英。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J]。河南中医,1999,18(6):376.


  [5]桑海莉,王洪芝。补肾活血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1998,17(3):104.


  [6]马素侠,李之良,周玲,等。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0,18(3):22~23.


  [7]王东梅,赵珂。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6):378~380.


  [8]王丽平。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J]。中国针灸,2004,24(3):201~203.


  [9]张晓红,杨正望,尤昭玲,等。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54~2055.


  [10]王宝玲。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脑萎缩4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5,16(5):536.


  [11]张全爱。王樟连教授针灸学术思想菁华[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2):45~46.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解放军药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