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药学学报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国际刊号:1008-9926
国内刊号:11-4227/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7732 人次
 
    本刊论文
霍山县中药材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

  【摘 要】本文介绍霍山县关于中草药资源种植分布等信息,还有中药材资源现状及中草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关键词】霍山县中药材;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


  1 霍山县概况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偏南、大别山北麓,地处北纬31°03′~31°33′,东经115°52′~116°32′之间。东与舒城县比邻,南与岳西县相望,西与金寨县和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北与六安市接壤。105国道贯穿全境,距宁西铁路40公里,至省会合肥120公里。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5.01%,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


  2 霍山县中药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2.1 霍山县中药材资源


  霍山县是药材之乡,现有药园5万亩,为全国中医中药试点县,有“软黄金”之称的霍山石斛和断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贵中药材。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霍山县中药材共有1735种,其中常用中药200多种。经过近30年的变化,全县中药材除少数引种栽培品种由于自然条件不适或后来的市场变化而淘汰外,大部分地道、名贵药材都有了较大发展,部分品种如霍山石斛、天麻、茯苓、灵芝等生产情况良好;野生药材由于生态保护的不断增强,资源蓄积量逐年增多。经调查了解,全县中药材蕴藏量达8000万公斤,其中家种药材占25%,野生药材占75%。在所产的200多种常用中药中,人工种植(养殖)品种占20%,其它均为野生药材品种,其中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的有葛根、鱼腥草、断血流、贯众、虎杖等;年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的有野菊花、夏枯草、连钱草、益母草、仙鹤草、矮地茶、红藤等。


  霍山县的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山区和中部低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种植品种和面积均较少。主要生产品种有茯苓、天麻、霍山石斛、灵芝及木本药材等,面积约2万亩,产量2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生产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1]。


  2.2 霍山县中药材资源发利用现状


  2.2.1 种植(养殖)品种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霍山县的药材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宗、地道、名贵,生产技术普及,产量相对稳定,市场销路广阔的品种,主要有茯苓、天麻、灵芝、杜仲、厚朴、山茱萸、辛荑、山栀、金钱草、葛根、桔梗、丹参、苍术、白术、射干、玄参、皖贝母、霍山石斛、灵猫香、麝香等,其它还有款冬花、木鳖子、紫苏子、鸡冠花等。


  2.2.2 中药饮片加工情况


  目前初具规模的是六安祥龙大别山中药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一家中药饮片加工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厂区面积6000平米,建筑面积2000平米,年加工能力100万公斤,目前饮片产量50万公斤,产值约500万元。


  2.2.3 中成药生产情况


  目前,霍山有三家中成药生产企业。


  1)杭州回音必制药集团霍山公司


  该企业由外商独资经营,生产品种40多个,主导产品有:断血流、板兰根、益母草、腰痛片、六味地黄丸,年产值3000万元。


  2)东方灵芝宝制药有限公司


  该企业由澳大利亚客商独资,主要生产品种有灵芝胶囊、口服补液盐、速胶伤风胶囊等,产值1000万元。该企业在与儿街镇的真龙地建有灵芝生产基地。


  3)霍山绿亿生物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由淮南客商和安农大投资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葛根黄酮和葛根素系列产品,以葛根为主要生产原料,可实现年产值500万元。该企业有在霍山建立GAP生产基地的意向。


  2.2.4 中药材贸易流通情况


  多年来,中药材经营以私营公司(户)为主,目前全县已有经营单位(户)80多家,分散在产区各地,经营品种从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销售额约2500万元。


  3 霍山县中药材开发前景分析


  3.1 中药材国际市场日益扩大


  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国际市场对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据统计,在亚洲有60%的人利用中草药进行保健与治病,市场上出售中药材约2000种,90%从内地输入;中成药有3300种,75%从内地输入。如新加坡每年从中国内地进口中药材2万吨,泰国每年需价值5000万美元的中药材,英国和法国自1997年以来动植物药材的购买力分别上升了70%和50%,美国市场每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和接受中草药,目前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传统药物。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5~10年,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对中药的需求量将增加10%~20%,销售额将达100亿~200亿美元,全世界将达2000亿~3000亿美元[2]。所以,21世纪初,是我国拓展全球中药国际贸易市场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栽培生产的关键时期。需求的不断增加,势必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而市场是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所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药材市场的佼佼者,霍山县一定会迎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卫生部等9部委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提出要求,到2010年各地政府必须实现不少于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这就意味着,进入医保目录特别是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产品将在今后几年内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消费量,因而也会加大原料成分中的中药材的需求量。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中药材产业大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更加有力地促进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业的不断转化。除国家重大医药卫生政策外,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政策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药材的需求。这些突发性事件有正面的,如国家授权国药控股按照总人口比例的2%准备抗流感药品作为战略储备,这必将推动莽草酸采购量大幅增加等。另外,近些年负面事件在保健品、中药注射剂领域多次出现,如保健品领域的打假行动;中药方面的“鱼腥草针”事件导致大批量成药销毁,造成鱼腥草原料生产基地关门倒闭,市场上鱼腥草行情持续低迷;“双黄连”注射液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多起临床不良事件,在2009年上半年曾严重影响到该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推广工作,造成双黄连注射液连续2年销量下降[3]。


  4 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4.1 加强中药材产业化服务能力建设


  为了加速中药材产业开发,霍山县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中介为中药材种植、加工、经销户决策活动提供参考依据、降低市场风险的功能。霍山县先后成立了霍山县中药材行业协会、石斛销售协会、狮山东岩石斛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信息中介组织17个,发展中药材专业经纪人634名,把企业、市场、农户连接起来,为中药材产加销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优质服务。为了给分散的农村提供实用的中药材种植信息,中药材产业局在药材种收季节开展科技小分队下乡活动,大量地散发中药材信息、技术资料等。全县通过发挥信息的强有力作用,使中药材产业开发有了新的进展,全县种植中药材达26个品种3459亩。为霍山中药材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www.17net.net 发表论文


  4.2 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


  霍山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适中、光照足、通风好,适宜中药材贮存保管,仓储设施齐备。霍山山区气候干燥凉爽,药材存放不宜生虫、霉变,具有“天然药仓”之称,加上仓储成本低廉,全国各大药材产区甚至部分国外的药材在陇西都有储藏,并吸引千金药业、九芝堂、广药集团等制药企业建立了仓储基地,全县有仓储企业23家,仓储容积13万m3,年仓储周转量50万t,市值50亿元,仓储优势独具。


  虽然信息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没有形成有权威性的专业信息服务组织,缺乏有效的预测预警体系,药农为了追逐高价盲目引种扩种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周期性药材供大于求,价格变动频繁,药农种植效益不稳定。所以霍山县应该不断优化和升级中药材产业信息服务业和仓储物流业,以便更好地为霍山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服务。


  4.3 加快发展霍山县中药材产业,促进其产能不断增长


  由图1可以看出,霍山县中药材加工、种植企业共6户,2012年产值1.9亿元。中药材的加工、和种植继续呈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产值可达3.3亿元,由此可以反映出霍山县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值增长空间较大。虽然霍山县中药材加工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规模的不断扩大,更需要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来提高其产值的增长能力。


  图1 霍山县种植、加工名优中药材企业


  【参考文献】


  [1]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概况[OL].http://www.ada.gov.cn/webinfo/shengju/adaweb/zhxx/xxjl/2012/06/12597.html


  [2]古方中医网。国际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日益扩大[EB/OL].2008-09-11. http://www. cn939. com/tcm-article-read-28954.html


  [3]蔺海明,武延安,张自华,等。韩日药材产业及加工技术考察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05(9):3.


  [责任编辑:孙珊珊]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解放军药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